婺城区汤溪镇后大村初夏的傍晚,阵雨过后,暑气渐消,凉风徐徐,正是跳广场舞的好时候。
连日来,村口广场舞的队伍里却少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平日里最积极的村民刘慧芳不见了踪影。与她相熟的村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和周边几个种植大户相约去省城看展了!
5月21日,第十届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在杭州召开。这一天,数以千计的新品种在同一块示范田里种着,让品种的好与坏在田间就见了分晓。不单是刘慧芳,全省各地的种植大户、甚至全国各地的采购商纷纷赶来,看种、选种、买种,好不热闹。
走过10年的历程,如今浙江的种博会在全国享有盛名。越来越多浙产好种子从这里走向全国,也是在这里,浙江农民邂逅了全国各地的新品种子,加快致富增收。去年,浙江瓜菜产值达到580亿元。
一粒浙江种
实现大反转
21日一大早,种博会上,余姚小伙秦乾潮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担心买不到种子了。”
这个90后“农二代”和父亲在泗门镇经营着一个占地700多亩的家庭农场。在他家的农场里,西兰花是种植最多的蔬菜之一。效益好的时候,一亩西兰花的净利润超过3000元。于是,他们又发展育苗基地,带动周边四五十户大户一起种。
然而,让父子俩烦心的是:市场上的西兰花种子供应一直紧巴巴。粗粗算了算,他们所服务的近3万亩农田,一年就需要西兰花种苗数千万株。于是,到全国各地找种子,成了秦乾潮一年里的头等大事。
去年广州种博会上,日本一款名叫“耐寒优秀”的西兰花种子价格从每包7300元炒到了1.4万元。“可即便是这样的高价,日本种子还是抢手得很。”秦乾潮说,“过去,我们国家的西兰花种子几乎都是从日本进口的,价格高不说,还总是供不应求。”
不单单是秦乾潮父子,全国各地的西兰花种植大户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前些年,曾有河南农民因买不到西兰花种子,向有关部门写信反映。”省种子管理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国家相关部门也曾出面协调,希望日本相关种业公司能增加种子供应,但效果并不理想。
从广州回来,秦乾潮逛省种博会时,意外地发现了浙产西兰花种子的身影。
这便是由台州农科院和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培育出的优质西兰花品种“台绿”系列。“勿忘农种业”瓜菜种业部总经理沈立介绍,其实早在2012年,他们就已经育种成功。经过了几年试种,“台绿”系列西兰花特性表现都很突出。
有了好品种,更要叫全省的农民都知晓才行。于是,去年种博会上“台绿”系列在地展中首次亮相,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时,“台绿”系列的西兰花就种在日本西兰花边上,孰优孰劣,前来观展的农户和采购商一目了然——无论是球茎大小还是菜的品相,浙产西兰花品种都丝毫不逊于日本品种。
也是在这次种博会上,秦乾潮批量采购了“台绿3号”西兰花种子。回去种植后,浙产西兰花种子让秦乾潮感到惊艳:去年冬季浙江的雨水特别多,日本的西兰花品种许多出现了烂茎现象,而“台绿3号”出现同类情况的比例远远小于前者。更让他欣喜的是,“台绿3号”的平均单球重量比日本的“耐寒优秀”要高10%。
今年种博会上,秦乾潮和一大批菜农纷纷下单订购“勿忘农”的西兰花种子。得益于种博会,“台绿”系列的西兰花种子迅速推广。短短两年多,浙产西兰花品种已占到了浙江西兰花年用种量的约17%,打破了此前日本种子的垄断。
沈立说,过去一个品种从推出到被农户广泛接受,少说也要四五年光景;现在有了种博会,农民和采购商在田间展示现场,就能对品种有直观了解,大大缩短了品种的推广周期。
种瓜先见瓜
种豆先见豆
在衢江区,慎爱珍的家庭农场占地不算大,可亩产效益却出奇地好。区区290多亩的农场,单单去年就产出了近800万元的瓜果蔬菜。算一算,亩均产值超过2.5万元。
慎爱珍的诀窍就是逛种博会。“别人喜欢上网淘货,我就喜欢上种博会上去淘种子。”她说,自己农场里的特色品种几乎都是从种博会上一样样精选回来的。
“这几年乡村旅游火了,衢江大大小小的农场都搞起了采摘游、体验农业,想方设法吸引游客。” 慎爱珍说,可衢江的农场实在不少,要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于是,她就想到,种些谁都没见过的新品种。
自打省里开办种博会以来,慎爱珍就成了常客。每次参加种博会,她都格外留意那些外形奇特、颜色不同寻常的品种。如今,慎爱珍的农场里品种千奇百怪,有粉色、黄色的小番茄,有白色、紫色的辣椒,还有形状各异的南瓜……
这些少见的品种成了慎爱珍农场的金字招牌,每逢周末总有游客慕名赶来,参观品尝。见游客们对新品种蔬菜爱不释手,慎爱珍又灵机一动,把它们种成盆栽来卖。一株辣椒盆栽就能卖50元,效益比单卖秧苗给其他农户好十几倍。
游客到了家门口,蔬菜自然不愁销路。因皮薄、个大、汁水多,慎爱珍的新品种小番茄格外畅销,在地里就能卖到一斤15元的高价,远高于采购商的批发价。慎爱珍算了算,一亩小番茄产约6000斤,即便按平均每斤10元来算,亩产效益也高达6万元。她说:“若种的是普通蔬菜,这样的效益是想都不敢想的。”
尝到了甜头,慎爱珍更把种博会看作“富矿”。她说,浙江的新品种推陈出新很快,自己得紧跟步伐。这几年,她不断地从种博会上挑选新品种回去试种,如今在她的农场里单单试种的小番茄品种就多达十几种。
种博会改变了一个个农场,更改变着一户户农户的生活。“过去,咱们农民想要好的种子,大多靠乡镇里的种子供应商,他们推荐啥,我们就试着种啥。”刘慧芳感触颇深地说,有时候,一些大户有路子,托关系找到了育种单位的专家,要来了个别新种。可往往拿回来一试种,才知道并不适合自己农场种植。
“自打有了种博会,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她说,在展会上农民可以先和参展的种业企业代表交流,对他们带来的种子有个初步了解,接下来再到地展现场实地考察。上千个品种都种在地里,结出了瓜菜,品种特性一目了然。
选种一下子成了件轻松的事。前几年,刘慧芳逛展时,一眼就相中了一款名叫“青酥5号”的浙产毛豆品种。“那时候还只是5月中旬,地展现场的毛豆就已经生长成熟了,比普通毛豆足足早了十多天。”她说,买了种子回去一种,果不其然,因为上市时间早,她的毛豆能卖到4元一斤,比平常的品种贵了一倍还多。更让她高兴的是,“青酥5号”的每亩产量比普通品种还要高出两成多,一亩地效益少说也有三四千元。
5月21日这一天,种博会现场吸引了四五百名种植大户。不仅如此,这几天,数以千计的种植大户从全省各地陆续赶来观展。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会,毕竟这关系着未来几年自己的效益。
衢州白辣椒
看数据选种
先品尝再买
白色辣椒是衢州的特色辣椒之一。而如今,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的农场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她说:“多亏了种博会,衢州的白辣椒品种如今在全国已经有了八九千亩的种植面积。对于一个地方特色品种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今年种博会上,衢州市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刘慧琴又一次带来了他们选育的白辣椒品种“衢椒1号”和“玉龙椒”。
浙江的种质资源丰富,可过去由于传播渠道有限,许多品种都是处在深闺人未知。负责种博会地展的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任永源表示,一方面浙江好的品种传播不出去,另一方面省外的好品种也进不来。就以衢州白辣椒为例,它鲜味浓郁,其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是常规品种的1.2倍,过去别说外省百姓没尝过,就是浙江许多地方的百姓也都没听说过。
为了让更多好品种充分展现,每年种博会都会举办新品种品鉴会。浙江的特色新品种被做成一道道可口的菜肴,供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和种植大户品鉴。前两年,衢州白辣椒也曾登上品鉴会的餐桌。自打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省外采购商开始购买衢州白辣椒的种苗,该品种渐渐地在全国多个省市生根发芽。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要用好种博会这张金名片。通过田间示范展示和展馆交流洽谈相结合的模式,十届种博会累计展示各类瓜菜新品种超13000个,发布推介新优品种近600个,吸引6万余人次到会参观。
为方便参会者客观选种,种博会更全国首创地对每个展示品种的生长情况、展示结果进行了过程跟踪和数据化记录,并汇编成册在展会期间刊发,以精益化的服务打造品质化展会。任永源介绍,“看品种、选品种、引品种、推品种就到浙江种博会”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10年来,种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已经成为全国性瓜菜种业盛会,更被誉为“长三角瓜菜种业第一会”“全国瓜菜种业特色会”。目前每届展会参展企业已达350多家,地展面积已达1000亩,展示品种已达2000多个,专业观众已达5000多人次。据统计,浙江近年推介的瓜菜新品种80%左右在种博会展示基地里进行过试种。茄果类、瓜类、花椰菜类等一大批标记“浙江符号”的瓜菜优秀品种由种博会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同时一批国内外新优品种由种博会进入浙江,成为浙江菜农增收致富的源泉、浙江百姓餐桌上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