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没有蔬菜味儿,和种子啥关系?这位农业专家道出了原因

   日期:2021-02-07     浏览:36339    评论:0    
核心提示:陈萌山,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湖北省黄梅县人。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7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华中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 现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

种业不能“卡脖子”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种子是农业的‘八字宪法’之一,是科技的载体,农业增产增收,种子先行,它的作用非常大。”18日傍晚时分,走出会场的陈萌山一说起种子的话题便滔滔不绝,刚刚,在全国政协2020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他关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形势的发言,反应热烈。

与农业打交道几十年,说起粮食问题,他对种业安全格外看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


“那个时候,我们用的都是自留种,种子的生产水平很低,农民的收成也不高。”1974年,17岁的陈萌山回到湖北黄梅县小池公社,当上了生产队会计。原以为在田间地头看着从种到收的日子会年复一年下去,谁也没有想到,这才是他一辈子跟农业打交道的开始。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种子公司成立,推动全国种子“四化一供”,为我国种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种子从自繁自育阶段走上种子产业化发展道路。此时,作为全国恢复高考后首批迈入大学校门的幸运者之一,陈萌山已经是华中农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很少人知道的是,当年他报的所有志愿全部为农业大学。

1993,在农业部工作10余年的陈萌山调任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当时主要业务是国际种业的生产经营和国内种子的繁育销售。”陈萌山回忆,当时种子的研发主要依靠科研机构,新品种供不应求,在他的主张下,集团成立了科研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商业性育种。

回首几十年,陈萌山颇有感慨。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种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从总体看,我国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陈萌山告诉记者,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

但是,生物育种原创性成果不足,重大基因仍然缺乏;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高产高蛋白大豆等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部分畜禽产品种源仍依赖进口。种业安全形势仍然值得重视。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种业被提到如此的政治高度,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陈萌山表示。

△陈萌山


重现“舌尖上的记忆”

“蔬菜没有蔬菜味儿!”如今无论冬夏,生鲜超市里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但人们却似乎找不回儿时舌尖上那原汁原味的记忆了,只剩下“小时候吃过的那种瓜怎么绝种了”的感慨。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面对记者的疑惑,陈萌山直言,多年来我国的确有一些种业资源在流失,“对于种业科研攻关来说,这将是当前和今后的一大重点课题”。

“主要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种子以产量为导向,为了提升种子增产的作用,育种和栽培过程中可能把一些风味和营养基因忽视了。”陈萌山说,此前我们只是追求“吃得饱”,现在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更加营养健康、吃得愉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种业的新课题、新任务”。

“接下来,围绕种子问题,国家一定会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陈萌山向记者透露,农业农村部即将出台“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大力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加大种子生产基地条件建设,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营管理能力,确保我国种业安全和种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特别是作为我国种业‘卡脖子’领域,部分粮食作物和畜禽良种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陈萌山说,下一步,国家将在品种保护、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上重点发力,努力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提高畜禽种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

“可以预期的是,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更加完善的现代种业体系,种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加快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转变。”陈萌山说。

△陈萌山在吉林省农安县众一农机合作社与农民交谈。


“小康来了,我们却不会吃饭了”

“小康来了,我们却不会吃饭了。”陈萌山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

在他看来,穷困的年代,面对吃饭人们只有一个烦恼,就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吃饱;现在富裕了,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人们却面临新的困扰,“这种困扰,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失衡和饮食方法失当”。

营养失衡,主要是营养过剩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饮食方法失当,主要是油腻、盐多、糖多、辛辣、生冷食物太多,造成营养性慢病高发。刚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也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

陈萌山在长期调查中还发现,我国食物消费和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平衡、城镇与乡村之间营养状况发展也不平衡。食物生产供给结构调整滞后、生产加工技术体系跟不上需求变化、健康饮食知识普遍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这都是影响食物生产升级和食物消费升级的主要原因。

令陈萌山欣慰的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将为城乡居民餐桌上带去更加丰富的食物供给。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登上1.3万亿斤的台阶,这是进入新时期我国粮食稳产保供的坚实基础。

今年,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议,其中,就粮食生产,专门有一段描述,不仅强调了粮食安全的底线意识,还从农业支持政策、耕地保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绿色优质生产导向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我对粮食生产信心十足,到2035年,我国粮食将登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完全能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陈萌山说。

“未来15年,是我国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要更好地引导我国食物生产和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陈萌山说,预测到2035年,全国人口将达到峰值,收入效应对老百姓食物消费水平的影响将越来越小,老百姓的膳食结构将趋于稳定,菜果畜产品消费比例将大幅提升。

当前,我国食物生产正加快进入营养导向型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新时代下,我国食物生产历史性跨越的新水平、现代化发展的新标志和全面小康目标的新需求。”在陈萌山看来,我们已经告别缺衣少食的年代,如今大家在吃的方面,更应注重营养和健康。他坚信,全民饮食营养健康意识将更加凸显,现代食养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吃是一门学问,会吃才有健康。”这是陈萌山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相信,未来每个人都会明白,食养对身体的滋补是最重要的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途径,健康的主角不再靠医治,而主要是靠食养、靠预防。农业将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食物营养支撑。


 
打赏
 
相关内容来自互联网或个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雷同或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们(55130681@qq.com),以便我们进行相关整改修正。
 
更多>同类关注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关注
点击排行
WAP 手机版 首页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