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
关于家庭农场您知道多少?什么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有何区别?今天地道国际·农旅小编就帮您把这一系列问题一次性屡清楚!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01
什么是家庭农场?
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02
家庭农场的由来?
家庭农场,原来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国外家庭农场早已发展得风生水起,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外的家庭农场情况:
美国的大中型家庭农场
说起美国农业,我们就常说到美国的农场,美国农场有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美国农场现在最普便的就是业主制,200万家农场中86%都是美国个人私有农场,换句话说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生产经营专业化(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的特点。
法国的中型家庭农场
法国作为欧盟第一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业和食品出口国,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其家庭农场的发展功不可没。
法国有各类家庭农场66万个,平均经营耕地42公顷,75%以上的家庭农场劳力由经营者家庭自行承担,仅11%的农场需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法国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程度很高,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以突出各自产品的特点为主。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历程
在我国,家庭农场是2012年前后才兴起的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最初一直以地方实践为主,中央层面尚未对其做明确定义。直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才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
我国的家庭农场是从承包农户中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的。早期家庭农场是独立的个体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数量:目前,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有2.3亿户,经农业部门认定或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87.7万个。
作用:家庭农场对其他农户的生产经营有带动作用,业内普遍认为,家庭农场是最适应农业特点且最有效率的农业主体之一。据此前农业部门对全国3000多户家庭农场的跟踪监测,也显示家庭农场农户年平均纯收入不仅远高于普通农户收入,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家庭农场主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
经营范围:我国早期的家庭农场以种养业为主,随着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其经营范围已从主要限于生产环节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不少地区的家庭农场正从粮经结合、种养结合发展到一二三产业融合。例如:江西省上栗县福田镇江洲家庭农场每到周末就游人如织,当地不断壮大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把家庭农场打造成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采摘基地,让人们充分享受农耕文化的乐趣。仅2018年,上栗县里就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
03
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的区别?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此可见,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经营主体的不同类型。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我们从特征和职能两方面来进行区分。
1 特征方面
家庭农场的4大特征:
(1)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2)适度规模种养殖;
(3)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4)符合其他各省申报标准。
合作社的6大特征:
(1)至少要有五名以上农户发起成立,农民成员至少占80%以上,成员没有上限,可以跨地区发展社员;
(2)对土地规模没有要求,但要有营业场所和注册资金;
(3)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民主管理;
(4)主要针对社员开展业务;
(5)合作社业务包括农资、农产品的销售、运输、储藏、加工等;
(6)在县级以上工商局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2 职能方面
家庭农场适宜农业生产,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较难延伸产业链至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前期的产品研发。
合作社从事的可以是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业务,甚至可以涉及到内部的金融业务,是一种侧重于资源整合的组织形式。
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引领,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合作经营。即积极引导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农民合作社,开展统一生产经营。探索推广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方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这也表明家庭农场将通过发展合作经营这种方式,与农民合作社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实现经营产业更加多元,发展模式更加多样,从粮经结合、种养结合为主的发展,逐渐延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04
家庭农场的未来发展如何?
过去,家庭农场由于面临一系列推广难题,一直为未实现大范围推广,主要问题包括:
1 土地方面,面临租地难、租地贵的问题
面对农户承包地极其细碎的现状,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大的困难就是租到成方成片的耕地,并确保租期较长、相对稳定。但由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农民的惜地意识,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
同时,家庭农场对晒场、仓储、机库等用地需求大,但设施用地指标获批较难。
2 资金方面,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资金方面,家庭农场季节性投入特别是支付租金和购买农机等支出明显增加,农民又很少有可以抵押的资产,靠少量贷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建立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以上这些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为家庭农场农户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政策支持具体内容包括:
1 依法保障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
2 鼓励家庭农场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3 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自建或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共建集中育秧、仓储、烘干、晾晒以及保鲜库、冷链运输、农机库棚、畜禽养殖等农业设施;
4 健全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制度;
5 强化用地保障,鼓励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家庭农场建设仓储、晾晒场、保鲜库、农机库棚等设施用地支持;
6 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政策;
7 加强金融保险服务,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利率和期限,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增强家庭农场贷款的可得性;探索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试点,有效满足家庭农场的风险保障需求;
8 支持发展“互联网+”家庭农场;
9 探索适合家庭农场的社会保障政策。
从保障土地经营权到强化用地保障,从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到加强金融保险服务,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健全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发展迎来了全面的政策扶持,由此我们相信家庭农场也将迎来快速、全面的发展。